上海都市网(shanghaisq.com)都市新闻报道
2024中国报业传媒行业人工智能应用大会于2024年12月19日在上海成功举行。以下是对此次大会的详细概述:
一、大会背景与目的
在全球人工智能技术迎来爆发式增长的背景下,中国主流媒体正积极拥抱这一时代变革。此次大会旨在全面展现中国报业传媒行业积极探索人工智能赋能媒体融合、推进系统性变革的有力实践,并深入探讨AI技术如何推动传媒行业的内容创新和范式变革,同时加强行业内的合作与交流。
二、大会概况
时间:2024年12月19日
地点:上海
主办单位:中国报业协会、上海报业集团
联合主办单位:上海市报业传媒行业协会、上海市互联网业联合会
协办单位:黄浦区委宣传部
承办单位:澎湃新闻、中国报业协会行业报分会
参会人员:传媒业界、人工智能行业和社交平台的负责人,传媒资深学者与人工智能研究专家,以及全国传媒界、科技界、文化界等领域的200多位代表
三、大会内容
开幕致辞:中国报业协会常务副理事长明立志在开幕致辞中强调,人工智能技术正成为经济发展的新引擎,我国正积极响应时代要求,学习和应用人工智能技术,取得了一定效果和成就。
案例发布:会上发布了2024中国报业协会“人工智能与传媒融合发展”相关案例。
主旨分享:传媒业界、人工智能行业和社交平台的负责人进行了主旨分享,分享了他们在AI技术应用方面的经验和洞见。
主题对谈:传媒资深学者与人工智能研究专家围绕“AI赋能数字新闻业”展开主题对谈。复旦大学教授张志安与上海人工智能研究院总工程师王资凯进行了深入探讨。张志安认为,人工智能对传媒业的主要命题包括从内容生产角度解放劳动力、提升效能,以及积极寻找新应用场景实现变现。他还强调了基于情感和创意的创造力在AI时代的重要性。王资凯则从技术层面出发,指出内容生产效率和内容传播速度是两个重要指标。
圆桌沙龙:大会还以“人工智能如何重塑传媒内容生产模式”为主题进行了圆桌沙龙。人民日报客户端主编梁昌杰介绍了主流媒体在AI转型过程中的两种主要模式:“借船出海”和“造船出海”。他认为,AI技术的发展必须在保证内容安全性的基础上进行。上海市委网信办总工程师杨海军从技术角度出发,讨论了AI技术对媒体的冲击,并给媒体人提出了工具化、平台化、价值化三个建议。南方智媒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麦淼强调了拥抱技术、认知技术挑战以及加强技术建设的重要性,并分享了四个方面的见解。澎湃新闻总裁、总编辑刘永钢则从全员观念上的系统性变革、生产体系和评价体系要有系统性变化等方面谈了他对AI技术的看法。
实地考察:大会同步启动了“高质量发展上海行党报大调研”活动。全国报业同行从“践行人民城市理念”、“文化传承与创新”、“新质生产力”三个层面,实地观察上海高质量发展的生动样本。
四、大会成果与影响
此次大会的成功举办,不仅展示了中国报业传媒行业在人工智能应用方面的积极探索和显著成效,还加强了传媒行业与人工智能领域的合作交流。大会的召开将进一步推动中国报业传媒行业向智能化、数字化转型,提升传媒行业的整体竞争力和影响力。
综上所述,2024中国报业传媒行业人工智能应用大会是一次具有深远意义的大会,它将为中国报业传媒行业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和动力。
作者:梁玲
供图:作者/或供稿单位授权
编辑:刘伟
版权声明:本网(平台)所刊载内容之知识产权为作者及/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新闻采访/投稿邮箱:975981118@.qq.com 优质稿件可推荐至采访团港澳网络媒体亦或杂志、报媒。
粤港澳华文媒体联合采访团成员名单
团长:
常建国(中华新闻社社长、西安市侨联副主席)
副团长:
王群(华人世界网总编辑、共工新闻社首席观察员) 黄光宇(澳门红刊杂志、出版社负责人)
成员:
梁玲(共工新闻社副社长、采访团秘书长)|蔡紫峰(资深华文媒体人)|熊宇(大众新闻报社社长)|骆闻(资深媒体人)|陈杰(共鸣新闻总编辑)|钮则坚(中国晨报社长兼发行人)|许衙评(西北建设杂志社总编辑)|周浩宇(中国晨报常务副社长兼总编辑)|许卫平(中国文旅传媒网总编辑)|赵韦(红星网络电视台台长)|李远方(资深华文媒体人)|刘伟(中视快报网负责人)|薛迅(曙光通讯社社长)|武跃先(澳门都市报总编辑)|雷挺(大湾区经济网总编辑)
上海都市网官网www.shanghaisq.com讯 更多资讯....
本文由作者笔名: 于 2024-12-20 10:22:43发表在上海都市网,本网(平台)所刊载署名内容之知识产权为署名人及/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本网不做任何承诺或者示意。
上海都市网本文链接: http://dushi.shanghaisq.com/url/9748.html